藿佩三仁汤方解析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电竞的投资 > 新闻动态 > 藿佩三仁汤方解析
藿佩三仁汤方解析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14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是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创制的经验方,以芳香化浊、健脾利湿、佐以清热为核心功效,专治脾胃湿热所致的口气臭秽、口中黏腻等症。以下是综合整理的相关信息:

一、药物组成与剂量

基础方剂(成人量):

藿香10g、佩兰10g:芳香化湿,醒脾和胃。

砂仁5g(后下)、白蔻仁5g(后下):温中止呕,畅中焦脾气。

薏苡仁30g:淡渗利湿,导湿热从下焦而出。

陈皮10g:健脾燥湿,消脘腹痞满。

芦根30g:清热生津,引湿热从小便解。

煎服法:水煎服,每日1剂,分上、下午温服,儿童酌减。

二、功效与主治

核心功效

芳香化浊:通过藿香、佩兰等药化解中焦湿浊。

健脾利湿:薏苡仁、陈皮恢复脾胃运化功能。

佐以清热:芦根清胃热,防湿热上冲。

适应症

主症:口气臭秽、口中黏腻,伴脘腹痞满、肢体疲倦。

舌脉:舌淡红、苔黄白腻,脉濡数(湿重于热)。

三、方解与病机

病机: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致脾胃升降失常,水湿内停,郁久化热,浊热上泛口腔。

配伍特点:

藿香+佩兰:相须为用,消除中焦秽浊。

三仁(砂仁、白蔻仁、薏苡仁):分消三焦湿邪。

芦根+陈皮:一清一燥,调和脾胃气机。

四、临床加减应用

根据兼症灵活调整:

便秘:加火麻仁、瓜蒌仁润肠通便。

便溏:加炒苍术、炒白术健脾燥湿。

食积:加焦三仙、鸡内金消食化积。

胃热重:加黄连、黄芩增强清热。

嗳气/干呕:加紫苏梗、姜半夏降逆和胃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禁忌:虚寒体质(方中多芳香温燥药)或湿热热重于湿者慎用。

原发病治疗:若口臭由龋齿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发,需同步治疗原发病。

煎煮技巧:砂仁、白蔻仁后下以保留挥发油成分。

六、与同类方剂对比

三仁汤(《温病条辨》):侧重湿热并重,宣上、畅中、渗下三焦分消。

藿香正气散:主治风寒夹湿,偏于解表化湿。

藿佩三仁汤:专攻脾胃湿浊化热,突出芳香醒脾与清热利湿结合。

此方临床疗效显著,但需在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。更多医案可参考张恩树相关著作或原始文献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美的集团拟50亿—1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